原來用糯米?揭密長城千年不倒之謎
回覆此主題萬里長城為何千年不倒?(圖/維基百科)
據外媒報導,最新一項研究顯示,如今已成為亞洲人飲食主要組成部分的美味糯米,是使中國古代一種砂漿性能超強的根本原因,研究人員還發現,這種砂漿,仍然是現存修復古代建築的最好材料。 砂漿是一種用於填充磚塊、石塊和其他建築材料之間縫隙的糊狀物。科學家張冰劍(音譯)研究發現,距今大約1500年前,古代中國的建築工人,通過將糯米湯與砂漿混合,發明了「糯米砂漿」。
最新研究顯示,其建築秘訣在於糯米。(圖/維基百科)
標準的砂漿成分是熟石灰,即經過煆燒或加熱至高溫,然後放入水中的石灰岩。糯米砂漿或許是世界上第一種使用有機和無機原料製成的復合砂漿。糯米砂漿比純石灰砂漿強度更大,更具耐水性。建築工人利用糯米砂漿去修建墓穴、寶塔、城牆,其中一些建築存在至今,有些古建築物,甚至現代推土機都難以推倒,還能承受強度很大的地震。
建築工人利用糯米砂漿去修建墓穴、寶塔、城牆。(圖/維基百科)
最新研究發現,一種名為支鏈澱粉的「秘密原料」,似乎是賦予糯米砂漿傳奇性強度的主要原因。支鏈澱粉是發現於稻米和其他含澱粉食物中,一種多醣物質或複雜的碳水化合物。張冰劍表示:「分析研究表明,古代砌築砂漿,是一種特殊的有機與無機合成材料。無機成分是碳酸鈣,有機成分則是支鏈澱粉。支鏈澱粉來自於添加至砂漿中的糯米湯。此外,我們發現,砂漿中的支鏈澱粉起到了抑制劑的作用:一方面控制硫酸鈣晶體的增長,另一方面生成緊密的微觀結構,而後者應該是令這種有機與無機砂漿強度如此之大的原因。」
【本篇文章非正式學術論文,如有不同史實觀點,歡迎留言指正】
文章來源:新浪網
發表回覆
驗證碼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