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建沿海現赤潮 50人吃貝中毒

2017/06/13 17:04
回覆此主題
明玉

明玉

註冊 : 2015/12/18
發表文章 : 704
掌聲鼓勵 : 62
會員資訊

福建沿海現赤潮 50人吃貝中毒

2017年06月13日 04:10 

記者洪肇君/綜合報導

福建沿海現赤潮 50人吃貝中毒

福建漁民展示因赤潮死亡的養殖鮑魚。(新華社資料照片)

福建沿海現赤潮 50人吃貝中毒

福建常發生赤潮現象。圖為2012年5月29日,福建海域爆發赤潮。(新華社資料照片)

疑因連日高溫及海水優養化,福建沿海出現赤潮,導致貝類攝入毒素,泉漳地區至少50人因吃貝中毒,幸無生命危險;福建省啟動應變方案,監控24處海域,廈門市禁止泉州、漳州地區部分新鮮水產品輸入交易,泉州的石獅沿海禁止採貝、海釣。

陸媒報導,8日下午開始,漳州漳浦縣有多人因食用貝類海產品後,出現頭暈、四肢麻痺等食物中毒症狀。截至當晚24時,合計36人被送醫救治。泉州石獅市永寧鎮則早在7日、8日兩天,有8名外來務工人員因撿拾貝類海產品食用後中毒;之後又有通報數十人因食用海產品中毒。

外觀難分是否染毒

醫院方面從檢體分析,應屬食物性中毒,再由衛生單位檢驗傷者的食餘,發現是麻痺性病毒,食源則是貝類中的毒素。但中毒者的食物均是沿海盛產的青蛤(台灣稱淡菜)。

漳州一名蚵農表示,8日到海上收牡蠣時,養殖區附著有不少淡菜,遂撿回家煮來吃,「大概吃了3斤」。午睡後醒來就覺得狀況不對,雙腳使不出力,嘴唇發麻,還好中毒情形算輕微,通知家人將他送醫。

漳州市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專家指出,這應是患者誤食海水赤潮汙染導致的麻痺性貝類毒素引起,染毒貝類無法從外觀分辨,冷凍或加熱也無法去除毒性。

漳州餐飲業禁售貝類

漳州市10日已發布,各經營企業、餐飲單位嚴格禁止製售青蛤類食物;海洋漁業部門則加強巡查和貝類監測,確保海產品品質安全。

石獅永寧鎮政府也禁止所有人員在赤潮完全消退前入海採捕、撿拾、食用貝類海產品及進行海釣。

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則於10日下午發布,泉州、漳州海域相繼發現可產生麻痺性貝毒的鏈狀裸甲藻赤潮,漳州、泉州部分海域啟動赤潮災害二、三級應急回應,部分養殖海域關閉,全省沿海區從北邊的福州,到南邊的漳州,共24個貝類養殖海域即日起進行動水質、赤潮生物以及貝毒監測。

小 靈 通

赤潮

也稱紅潮,是海洋中的藻華現象。指海洋水體中某些微小的浮游植物、原生動物或細菌,在特定環境條件下突發性增殖和聚集,引發水體變色。

赤潮不一定都是紅色,因種類不同也會呈現黃、綠或褐色等。

引發赤潮的生物類型主要為藻類,已發現硅藻有24種,甲藻32種、藍藻3種、金藻1種、隱藻2種、原生動物1種。

赤潮生物毒素有麻痺性貝毒、神經性貝毒、瀉痢性貝毒、失憶症貝毒和雪茄魚毒等。(洪肇君)

(旺報)

掌聲鼓勵(1)
發表回覆

驗證碼:

點擊刷新驗證碼
您的IP為 : 3.137.221.163
test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