慨歎「三體高速快輪」,就從馬祖人民擦身而過!

2015/12/30 14:51
回覆此主題
明玉

明玉

註冊 : 2015/12/18
發表文章 : 704
掌聲鼓勵 : 62
會員資訊

當我正向中央爭取新一代台馬輪預算之際,卻被ㄧ些民意代表從中作梗、大動作的向交通部告「台」狀。如此以來,當時楊縣長的「百日之治」(交通革命),就這樣泡了湯。今日我們再回首看待新一代台馬輪的政策,還是支持建造這樣一艘的「三體高速快輪」!當時有人說「彎靠會成問題的」........。 這些民意代表不知利害得失,如此的告「台」狀,玉石俱焚;果然新完成的「台馬之星」狀況百出,現在連船殼都沒有了,何來彎不彎靠呢?

Austal三體高速渡輪海上的英姿:
根據Austal造船廠網站發布,該公司最新的102米三體高速渡輪已經完成了海上測試,性能達到設計要求,,,,3具9100kW的MTU柴油引擎以90%的功率輸出,載重340噸,航速達到39節。下面幾張漂亮的照片和大家分享,,,,,,

 

掌聲鼓勵(0)
明玉

明玉

註冊 : 2015/12/18
發表文章 : 704
掌聲鼓勵 : 62
會員資訊

馬祖交通困陷險灘凡六十年,人民承受之苦難,何時能解脫?

(一)
民國38年起,馬祖因肩負「戰地前哨」角色,住民無奈的僅能利用軍方補給軍事物質之便,搭乘軍船來往於臺馬海域間,啟程與歸航期,皆陷入空前的不確定感,搭乘者屬「二等乘客」(軍人優先),毫無尊嚴可言。加以「慢郎中」的船速,幾經於海上近二十小時顛簸翻騰之折磨,每位乘者下了船、上了岸,好似得了一場大病,個個哀號痛苦皆不成人形,馬祖人民所承受之交通不便與苦痛,歷經四十八年(民國86年)之久,罄竹難書。

(二)
民國86年起,因受限於中央所撥付經費不足(二億七千萬),僅只購進了上世紀八十年代、有十二年中古船齡、適於內湖、海航行產物之「臺馬輪」, 船速雖已提昇到軍船近半時間,惟仍嫌船慢無濟於行的便捷性,加以船齡老舊、船平底遇浪搖晃劇烈,舒適感與危險係數呈現兩極。固之有「三天開航、兩天停航」的現象,近年來,更有多起乘客落海殞命與機械故障漂流於遠海的重大海安事故。於是,國人搭乘海上交通工具視為危途,造成人民裹足不前到馬祖的「蝴蝶效應」。除了阻礙馬祖百業發展外,更加劇了六十年之久的馬祖人民,所承受之交通不便與苦痛的深度。此時不拯救馬祖海上交通,更待何時?

二、
請政府刀下留錢,不讓馬祖海上交通黑暗期再現!

據聞,交通部竟然採用船速被經過高度膨脹、灌水的25節速說帖資料(應為

20-21節速),並草率的呈送給 總統核閱。更何況,此艘輪先前在交通部輔導下,

進行設計,竟然先後花了一千三百萬元之公帑,設計成僅以上世紀八十年代為規

格標準的舊臺馬輪不相上下的,其噸位亦頗相近,又如再投入14億公帑建造,其建造時程卻更須待三年之久才能落水、到位啟航,如何能即時派上用場,用以替代解除馬祖目前仍航運中舊臺馬輪狀況百出、險象環生的海上交通黑暗期?如果交通部執意執行原方案,對馬祖海上交通則毫無意義,是浪費公帑的行為。

消息傳來,事關母縣馬祖建設事業發展與馬祖人民重大福祉,著實讓我們馬祖旅台二十多萬鄉親(含福州語系來台依馬祖親戚、新移民、新嫁娘及馬祖鄉親等計如上數)憂心忡忡,因為我們多麼期待著「回家的路更順」。馬祖人民怎能再經長期虛耗的等待?如果,交通部未來不能提出合理說明具爭議疑點,果真貿然的如外界所傳,採行建造此艘「新臺馬輪」的政策,馬祖人民必將奮起抗爭,嚴正要求政府給一個公道,不達終止誓不罷休。

三、
馬祖人民訴求:堅決要求購建乙艘快、穩、安全的『新臺馬輪』,並立刻到位啟航,以澈底解決馬祖交通困境!

深盼中央行政院責成交通部,請暫擱置高度爭議性的「新臺馬輪」建造。否則馬祖未來三十年發展,仍無翻身的餘地。馬祖人民這一代已承受了六十年交通苦痛與落後,不希望我們的下一代,再重蹈覆轍,再複製我們同樣命運。

交通建設是馬祖進步之本,海上交通更具主流的地位,故而馬祖人民堅決要求購建乙艘;快、穩、安全的『新臺馬

輪』,   並立刻到位啟航,替代舊臺馬輪航行,以澈底解決馬祖交通困境!籲請中央與地方政府,事緩則圓,慎謀建構

具共識、快、穩、安全的「便捷良輪」,方為上策!

謹呈

交通部  部長毛

行政院  院長吳

 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中華民國馬祖文教協會理事長陳儀宇代表 敬呈


註:其他馬祖旅台同鄉會及福州語系同鄉會正聯署中

掌聲鼓勵(0)回覆
明玉

明玉

註冊 : 2015/12/18
發表文章 : 704
掌聲鼓勵 : 62
會員資訊

劉家國為了反對楊縣長的「三體快輪」,在其網站上吹起了「不彎靠東引,就要反對到底」的抗爭號角。其實他雖然明為東引人爭權益,到頭來,東引鄉親並沒有得到什麼好處,反把馬祖的交通問題逼迫到了牆角,更難讓中央用最大的寬度,替馬祖作最好的解決交通困境的方案,於是受害者是全體馬祖人。唯一得利者似乎就是他的弟弟,高票選上了東引鄉民代表,堪稱操作能手,卻因此犧牲了全體馬祖人行的權益(含東引人)。
「彎不彎靠東引」其實是一個沒有意義的假議題,因為至今船的「八」字還沒有一撇,卻被其以狹隘的地域觀念,加以擦脂抹粉‧操作成馬祖人與東引人對立的戰爭,其實我們都是乘坐一艘船上,形成了命運共同體,生死與共,怎能分你我彼此?況且,一艘船無論多快、多慢,一年中東引地區總有一半時間,先於其他乘坐者先行下了船,以能早脫離顛簸的海上為快,回歸陸地生活。往昔,筆者每看到此景,真想成為東引人---東引真好,羨煞了多少的遊子。此其一。
劉家國為了反對楊縣長的「三體快輪」,有日中國時報刊載報導了「三體快輪」新聞,題目是:「新台馬輪國造 船速竟比舊船慢」這是今天中國時報的消息,記者是潘欣彤。新聞中寫說:「楊綏生指出,依交通部規畫,新船的規格與行駛速度,竟比不上現在正在跑的台馬輪!」竟然就認定指責楊縣長說謊,似乎太武斷了。
可是18日他轉貼了前日【聯合晚報╱記者黃國樑卅即時報導】的新聞:『馬:新台馬輪仍否定採購三體快輪』,但內容『是新台馬輪購建案,總統馬英九今天指出,「我們沒有把話說死,絕對不可以買三體快輪」,但希望它可能扮演的角色跟原來純粹是交通船不一樣,而是要以觀光角度考量。』。
重要的,18日馬祖日報刊登:『向金馬旅台鄉親宣示 三體快輪終獲總統承諾補強提升 』,劉家國為了反對楊縣長的「三體快輪」,此則新聞因記者採訪的時間有落差,於是才有如此利於馬祖重大發展的政策宣示(薛主席於中午宴席間公開宣示)。於是劉家國就捨馬報此則新聞不予刊登,如此重大公共政策,卻有雙重標準的尺度,哪是許多馬祖網友口中的「正義之士」?此其二。
筆者18日親自進總統府晉謁馬總統並代表馬祖鄉親建言,獲馬總統正面回應,並由薛主席轉達此:『向金馬旅台鄉親宣示 三體快輪終獲總統承諾補強提升 』政策,由證萬人皆額手稱慶,恐怕只有劉家國等最為鬱鬱寡歡了。相對的,他的網站公信力,也所剩無幾了。

掌聲鼓勵(0)回覆
發表回覆

驗證碼:

點擊刷新驗證碼
您的IP為 : 34.204.181.91
test

TOP